陽江旅游記
王府天廚酒樓:譚麗明
2014年9月18日早上,王府天廚酒樓第一批共22人乘坐中巴由廣州出發到陽江旅游。一路上陽光明媚,我們一邊欣賞路邊田園勞作,一邊談在王府工作感受,還有唱歌的,談笑風生,不亦樂呼。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陽江市。陽江市地處廣東西南沿海,毗鄰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2。C,冬暖夏涼,四季常春,東距廣州219公里,距香港165海里,西距湛江231公里,北距肇慶198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優越。陽江市共有共有35.4公里的海濱沙灘,也是我們這次旅游的重點項目之一。
第一站:海凌島——位于海凌閘坡鎮的東南邊,是個大角灣,占地1.5平方公里,深度為1.3米;在島的西南端有個馬尾島(占地1.2平方公里)。我們在漁排吃過午飯,翻山越嶺來到馬尾島,換上泳裝盡情擁抱大海浪濤。上岸時已是傍晚,我們趕緊到海鮮市場采購海鮮,親手精選的海鮮讓當地名廚主理做成極具地方特色菜肴,我們一邊品嘗十分豐盛的晚餐,一邊欣賞全島夜景,寫意之極。
第二天早晨,我們驅車來到十里銀灘,目睹海上日出美麗景色,并在灘涂漫步、戲水等活動。據資料記載這景區建于1986年7月,1989年省被政府評為第一批省級名勝景區,2001年年1月評為省國家級4A級景區,十里銀灘在旅游區長7.4公里、寬0.6公里,1994年十里銀灘海濱浴場被上海大世界吉斯總部評為中國最大的海濱浴場,入選大世界吉斯之最。站在大角山俯瞰,金色長灘,一望無際,流雪涌翠,十分壯觀。
第二站:北津港——該港位于雅韶鎮西南部,港口是由那龍河與漠陽江交匯入?,日積月累,匯聚形成了一處約4平方公里的綠洲,獨石洲四周環海,前方還有一指“獨石”,它是清代漁民的航標塔。獨石塔立于巨石之上,遠遠望去,一柱擎天,就象如來佛的手指,直通去霄。該塔平面呈圓形,塔體如錐尖,石灰三合土構筑,為實心體,底徑5米,高11米,建于1817年,塔的正面有四個楷體大字“獨占文明”,距今已184年歷史,在茫茫海域,只看到一塊高聳的石頭,因而取名為獨石,光緒年間舉人何吏華這樣詠嘆:“萬里寒津涌暮空,潮聲咽斷石玲瓏”。而站在塔底,不禁讓人慨嘆:風景這邊獨好!霞光映水鋪含浪,飛壁灑珠飾紫煙。獨石——2013年5月被烈入省重點文物保護。
北津港、獨石、獨石洲只是暫時滄桑,它將是未來陽江市濱海新區的研發地,也是中鼎集團未來投資興建的集娛樂、生態一體化濱海新城。將來是陽江市一獨物風景線。
第三站:東平——位于陽江市東南方42海里處,東與臺山市相鄰,水陸貫通,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沿臺公路形成縱橫交錯的陸路交通網絡,海上可通航港澳及廣東沿海地區。2008年12月經家業部批復建設東平國家漁港,漁港自1975年建設,已初具規模,港池面積1.5平方公里,可泊一千艘漁船;同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在東平東北沙環距鎮區5公里,建成后每年可產450萬千瓦時電量,是世界上最大和技術最先進核電之一。因核電的建設,同時也拉動了東平的旅游業,東平鎮被評為“廣東省旅游特色鎮”,特別在2011年以來,在陽江市政府及東平鎮委的支持下,打響“漁家風情,浪費漫東平”的旅游品牌,爭創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鎮旅游資源豐富,古跡奇景多,是陽江市陽東縣“三水一線”旅游線路推介熱點。我們沿著東平鴛鴦石——陽江核電——大澳村——鴛鴦路——天后宮各景點瀏覽、拍照,雖然是臺風剛過,我們仍然在素有“南海漁倉”之稱的東平餉美食,特別品鑒了海膽飯。
通過這次到陽江旅游,我們更加了解王府天廚經營主題內容,對陽江特色更加清晰,使我們在與客人溝通陽江特色菜等方面更加有信心,同時我們真誠希望王府天廚爭創效益,舉辦更多類似活動,增加大家見識。